验配前:充分准备,明确需求
1. 了解家人听力状况
日常表现观察:留意家人在不同场景下的听力反应,比如看电视时音量大小、与人交谈是否经常要求重复、在嘈杂环境中沟通是否困难等,这些细节能帮助验配师更精准地判断听力需求。
过往病史收集:如果家人有中耳炎、耳部手术、突发性耳聋等病史,或正在服用可能影响听力的药物(如某些抗生素、利尿剂),务必告知验配师,因为这些因素可能影响助听器的选择和调试。
2. 心理建设与沟通
消除抵触情绪:部分人对助听器存在“老了才用”“戴助听器丢人”等误解,导致抵触佩戴。
可以提前和家人沟通,强调助听器就像眼镜一样,是改善生活质量的工具,帮助他们以积极心态面对。
共同参与决策:让家人参与到助听器选配过程中,比如一起了解不同品牌、款式,尊重他们的审美和舒适度偏好,这样能提高他们对助听器的接受度和使用意愿。
3. 预算规划
确定合理范围:助听器价格差异较大,从几千元到数万元不等。
根据家庭经济状况,提前设定一个预算范围,但也要避免因过度追求低价而选择不适合的产品。
一般来说,中高端助听器在性能和舒适度上更有保障。
了解费用构成:除了助听器本身的价格,还要考虑后续费用,如电池、干燥盒、耳模等配件的更换成本,以及定期的调试和维护费用。
验配中:专业验配,细致体验
1. 听力检测环节
选择安静环境:确保检测环境安静,避免外界噪音干扰检测结果。
如果门店环境嘈杂,可以要求更换检测室或另选时间。
如实反馈感受:在检测过程中,按照验配师的指示做出反应,如实告知是否听到声音、声音的清晰度和舒适度等。
不要因为紧张或担心而隐瞒真实感受,这会影响检测的准确性。
2. 助听器试戴环节
多款式对比:不要急于决定,尽量试戴不同款式(耳背式、耳道式、深耳道式等)和品牌(如峰力、奥迪康、斯达克等)的助听器,感受它们在音质、舒适度、隐蔽性等方面的差异。
模拟真实场景:试戴时,可以让验配师模拟一些日常场景,如在嘈杂的餐厅、马路上与人交谈等,观察助听器在这些环境下的降噪效果和言语清晰度。
关注舒适度:助听器的舒适度非常重要,包括耳塞的贴合度、是否有压迫感、长时间佩戴是否耳部疼痛等。
如果试戴时感觉不适,及时告知验配师调整。
3. 与验配师沟通
提出具体需求:除了基本的听力补偿,还可以向验配师提出一些特殊需求,比如是否需要蓝牙功能连接手机、电视,是否希望助听器具备防水、防尘功能等。
了解操作方法:让验配师详细演示助听器的操作方法,包括开关机、音量调节、程序切换、电池更换等。
确保家人能够熟练掌握这些基本操作,以便日常使用。
验配后:适应与维护,长期受益
1. 适应期管理
循序渐进佩戴:刚开始佩戴助听器时,不要长时间连续使用,可以从每天佩戴2 - 3小时开始,逐渐增加佩戴时间,让耳部慢慢适应声音的刺激。
记录适应情况:让家人在适应期记录每天的佩戴感受,比如哪些声音听起来不自然、在什么环境下沟通仍有困难等。
定期回店与验配师沟通,根据反馈进行调试。
避免过度依赖:在适应期,不要因为佩戴了助听器就过度依赖它,同时要锻炼自己的听觉注意力,提高在复杂环境下的言语识别能力。
2. 日常维护与保养
清洁保养:每天用干燥的软布擦拭助听器表面,清除灰尘和耳垢。
定期使用专用的清洁工具清理耳塞和声管,防止堵塞。
每周可以将助听器放入干燥盒中除湿,避免受潮损坏。
正确存放:不使用助听器时,要将其放在干燥、阴凉的地方,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。
同时,要将电池取出,防止电池漏液腐蚀助听器。
定期调试:随着家人听力的变化和使用习惯的改变,助听器可能需要定期进行调试。
一般建议每3 - 6个月回店一次,让验配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参数。
3. 心理支持与鼓励
给予积极反馈:在家人适应助听器的过程中,要多给予鼓励和肯定,让他们感受到佩戴助听器后生活质量的提升,增强他们继续使用的信心。
共同应对挑战:如果在适应过程中遇到困难,比如仍然听不清某些声音、助听器出现故障等,要和家人一起面对,及时与验配师沟通解决,避免他们产生挫败感。
健耳听力致力于提供综合性的听力解决方案,是一家以助听器的验配服务,以及听力康复为主业的全国听力服务连锁品牌。
公司旨在提高全民听力保健意识,帮助更多的听障人士重启精彩人生。
目前国内拥有700+家助听器专业验配直营门店,引进了世界先进水平的检测系统,提供专业的听力康复指导、助听器的专业验配调试、助听器保养、听力设备的授权代理等服务。
免费检查听力及免费耳镜检查点惠州南坛旗舰店地址:惠州市惠城区南坛东路12号新联兴广场一楼大堂内(南坛派出所路口)
电话:0752-2247702/18924748049(微信同号)